为什么银行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

2024-05-15

1. 为什么银行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解决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管理公司有回收不良资产的压力,因此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得到了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青睐,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筹划工作。
陈湛匀指出: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为银行自营及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基金专户、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很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做市、质押回购等交易制度还不够完备,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较差,多数投资者只能持有到期,不能在产品波动期间套现获利或是出售规避。

陈湛匀教授
以下是陈湛匀的部分观点实录:
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为银行自营及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基金专户、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很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做市、质押回购等交易制度还不够完备,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较差,多数投资者只能持有到期,不能在产品波动期间套现获利或是出售规避。但在美国等发发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主要投资人为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商业银行占比很小。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量扩张的同时,产品的份额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如图,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分为三类:在银监会备案、央行审批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基金业协会备案、证监会审批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其中资产支持票据不必设立特殊目的载体,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2018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平分秋色,分别占比46.14%、47.58%。

为什么银行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

2. 为什么银行是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解决流动性风险。由于银行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管理公司有回收不良资产的压力,因此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得到了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青睐,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筹划工作。
陈湛匀指出: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为银行自营及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基金专户、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很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做市、质押回购等交易制度还不够完备,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较差,多数投资者只能持有到期,不能在产品波动期间套现获利或是出售规避。

陈湛匀教授
以下是陈湛匀的部分观点实录:
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为银行自营及理财产品,公募基金、保险、基金专户、信托等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很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做市、质押回购等交易制度还不够完备,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较差,多数投资者只能持有到期,不能在产品波动期间套现获利或是出售规避。但在美国等发发资本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主要投资人为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商业银行占比很小。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结构
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量扩张的同时,产品的份额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如图,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分为三类:在银监会备案、央行审批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基金业协会备案、证监会审批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资产支持票据,其中资产支持票据不必设立特殊目的载体,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2018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平分秋色,分别占比46.14%、47.58%。
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CEO陈湛匀教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统计学博士点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首创拟人化资本运营专家,上海电视台“夜话地产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长期应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授课,已获近20项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奖,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聘为国际论坛峰会和国外大学演讲,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最受欢迎的实战型权威金融专家,成功辅导不少企业上市。

3. 什么是银行资产证券化

是指银行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量的信贷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对于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通过将某些贷款证券化可以将这些资产移至表外,从而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行将信贷资产的风险通过证券化转移给证券市场上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以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银行将缺乏流动性的长期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流动性问题;银行通过证券化融资,可以加快资产周转,提高银行获利能力。
一、资产证券化过程的主要参与角色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参与角色众多,同一机构也可以同时担任不同的角色,根据一般的资产证券化业务流程,主要由以下几种参与形式:
借款人:顾名思义,基础资产的原始借款人,未来需要偿还本金和利息等。
发起人/转让人:原始基础资产的拥有者,也就是最初贷款给借款人的机构。发起人希望通过将信用敏感型资产转让给其他的资本市场参与者而获得当期现金收入。
资产购买者/受让人/证券化产品发行人:是资产出售过程中与发起人相对应的另一方。大部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会通过在发起人和最终证券购买者之间插入一个新主体,来促进证券化过程。这个中介既可以通过一个现存的公司来实现,例如美国市场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也可以通过新建仅仅是为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而存在的一个主体来实现,这个新建主体就是所谓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即特殊目的载体)。
受托人:资产证券化引入受托人来负责替投资者起到监管作用。在大多数证券化过程中,受托人也需要对抵押品进行监管,监督抵押品是否符合信用质量标准的要求,因此受托人通常情况下是由中立的第三方来担任。受托人还需要负责对所产生的现金为限支付相应税收、信托费用等。
保管人:负责管理和支付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通常由中立的第三方来担任。
服务人:负责代替资产拥有者来收集每期的本金或利息等现金偿付。由此而产生的所谓资产证券化后服务权也被看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基于服务人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浮动利息收入等)。在一些情况下,发起人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人。
结构设计代理:提供咨询服务,例如如何转让资产,如何设计产品结构(包括到期期限,次级证券的深度,目标信用评级,信用增级方式等)。这些设计来自于对潜在投资者需求的分析。代理机构也会提供对利息和本金现金流的建模服务和对交易结构的风险管理系统设计服务等。一般由投资银行来担任该角色。
承销商:一般由投资银行来负责证券产品的承销和发行服务。
评级机构:通常会由不止一家的评级机构来对所发行证券的信用质量提供中立的外部信用评级。

什么是银行资产证券化

4. 银行资产证券化


5.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采用资产证券化技术所发行的证券称之为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分为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大类。
  资产证券化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制造固定收益型证券产品的过程,即资产持有人将取得的资产(主要是贷款等债权类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信托机构,同时通过信用增强机制控制信用风险,经过信用评级机构验证评级后,由证券承销机构将证券化产品销售给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需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将资产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设立特殊目的载体就是为了实现上述要求。特殊目的载体代表所有投资人承接资产持有人所售出之资产,并发行证券化的收益凭证或证券,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角。特殊目的载体组织形式不一,可以是信托、公司或其他形式,其中信托方式广为业界使用,称为特殊目的信托。特殊目的信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代表所有投资者拥有资产,取得用于证券化的资产之所有权并作为证券或收益凭证的发行主体;二是断开资产出售人与被售资产(证券化资产)的关系,隔离原资产持有人的破产风险,保护投资人的权益;三是争取合理的会计与税赋待遇,避免重复课税。
  证券化资产通过资产组合、风险隔离、信用增强和信用评级等一系列工作之后,形成了证券化产品。发起机构、特殊目的信托机构和承销机构依据其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分析市场状况进行产品定价,由证券承销机构以公开上市交易或私下募集方式销售给投资者。
  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因而能为投资者所了解和接受,这是资产证券化产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产支持特点以及采用信用增强技术,有较强的履约保证,这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得以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是凭借原始权益人纳入资产池的证券化资产的未来收入能力来融资的,因此,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履约保障较好、信用等级较高,较易得到投资者信赖。由于将资产本身的偿付能力与原始权益人的资信水平分割开来,资产证券化产品不受原始权益人的信用等级的约束,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可以采用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融资。对发行人来说,资产证券化也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目前,内地银行、信托和证券公司正在秣马厉兵,积极备战资产证券化业务。国家开发银行在有关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推介会上曾透露,今年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总额将达到1000亿元。业内人士推断,仅银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发行规模至少能达到1500亿元以上。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6. 为什么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得不到大的发展

法律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规。上述法规多数是部门规章,在法律效力上就不如《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而且基本都属于试点办法,法规很多地方都比较模糊,并不是真正成熟的法规;没有一个统一的抵押变更登记系统。缺少中央登记系统导致基础资产抵押变更登记存在法律障碍,这样就使得很多基础资产在证券化时遇到了瓶颈;会计处理规定并不成熟。目前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标准并不统一,同一个处理方法,可能有的机构认可出表,有的机构不被认可,这样对金融机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就造成了困扰。从市场上看,资产证券化也有一些问题:1. 市场规模。监管层目前对资产证券化是属于鼓励发展,但要控制好节奏的状态,因此,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在规模上有一定限制。此前几次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国务院批复银监会和央行的规模仅为500亿,而2013年重新开闸,总规模也仅为4000亿元。规模的硬性限制就导致了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发展有着一层天花板;2. 投资者问题。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投资者以银行类机构为主,保险机构和社保基金虽然获准投资,但参与很少,而后两者又是长期低成本资金的主要来源。同时,国内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高评级的证券化产品,对低评级/次级类份额则并不十分偏好,这也导致了分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遇到了销售困难。综上所述,在我看来,资产证券化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能够正常促进发展的土壤,真正的盛行还有待时日。

7.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现今流行的融资性金融工具,英文是Asset-backed Securities(ABS),指的是把不容易流动和交易的资产,转变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方便买卖的证券的行为,让这个资产可以自由交易,增加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资产证券化仅仅指信贷的资产证券化,而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包含以下四类:
实体资产证券化:就是实体资产转换为证券资产;
信贷资产证券化:把流动性差但是未来可以方便流动的信贷资产进行组合,再转换为证券,例如企业应收账款、银行贷款等;
证券资产证券化:就是把证券或者几种证券的组合进行打包,根据其未来会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再次转为证券进行发行;
现金资产证券化:指拥有现金的人,通过某些投资行为,把持有的现金转换为证券。

资产证券化一般用于企业融资,在操作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就是必须证明企业所拥有的基础资产,未来能够获利,可以按照预期收回所投资的现金,只有投资者相信该资产将来可以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回报,并且超过市场上的普通利率收益,才会为此买单。

扩展资料:
上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技巧,首先在美国诞生,并且发展迅速,之后十年,又在欧洲一些国家普及,不过因为次贷危机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投资者避之不及。但如今,资产证券化正在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尤其近几年,在国内发展比较迅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8.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就是把一个资产换算成资金量,然后以证券的形式分成若干等分,然后就可以用来交易了。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一套房子。
一般情况下,一套500万的房子我们只能整套的买卖,你不能说100万只买一个厨房或者客厅,那是不行的。
但是证券化之后,这套500万的房子,换算成500张的证券(这里假设为股票),那一股就是1万了,当你用100万买了100张股票之后,这间房子有20%是属于你的,然后如果房子出租,每个月房租是1万的话,你就能拿到2000块。
上面这个过程就是资产证券化,当然了这是最简单的资产证券化,还有更复杂的。
如果答案满意的话,麻烦你采纳一下!你的采纳是我继续答题的动力。也可在雪球搜“股市中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