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敏感个人信息包括

2024-05-11

1.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敏感个人信息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障个人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而制定的法律, 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1]
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概念和处理规则,对处理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进行规制,强调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禁止商家通过自动化决策“大数据杀熟”,对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作出规范
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银行账号、通信记录和内容、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14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是指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特定、明确和合理的目的,应当在个人信息主体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应当在达成个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后删除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敏感个人信息包括

2. 个人敏感信息包括哪些

个人敏感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还有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息遭到泄露,相关权利人可以通过行政、民事、刑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向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向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在虚拟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向公安机关报案。刑法第253条之一对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作出明确规定。个人信息被不法利用、遭遇诈骗的可以报警,通过公权力救济来惩戒犯罪、维护权利。向法院起诉,请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司法机关可依照民法典规定,对其相关民事权利予以保护。

3. 个人信息同个人敏感信息,差别是什么?

个人敏感信息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但因其与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人身、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密切相关,因此由法律给予更加严格和特殊的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对“个人敏感信息”的范围进行界定,规定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同时,个人敏感信息与个人信息的一般处理规则有所区别。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个人敏感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应当取得书面同意的,从其规定。因此《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于个人敏感信息的处理活动进行了更加严格的限定和要求,强调对于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障、人格尊严和人身财产切实保护的要旨。(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徐玖玖)

个人信息同个人敏感信息,差别是什么?

4. 敏感信息主要指什么

所谓敏感信息是指:不当使用或未经授权被人接触或修改会不利于国家利益或联邦政府计划的实行或不利于个人依法享有的个人隐私权的所有信息。敏感信息是指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是信息。

5. 阅读信息是否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阅读信息不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个人敏感信息是指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摘要】
阅读信息是否属于个人敏感信息【提问】
阅读信息不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个人敏感信息是指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回答】
它不属于轨迹吗?【提问】
阅读app用户的个人阅读信息【提问】
阅读app用户的个人阅读信息,它不泄漏你个人信息的。【回答】

阅读信息是否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6. 个人敏感信息包括哪些 个人敏感信息的范围包括哪些

  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银行账号、通信记录和内容、财产信息、征信信息、行踪轨迹、住宿信息、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14岁以下儿童的个人信息等。个人敏感信息是指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特定、明确和合理的目的,应当在个人信息主体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应当在达成个人信息使用目的之后删除个人信息。

7. 哪些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按照《GBT 35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解释来说,个人敏感信息是指一旦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通常情况下,14岁以下(含)儿童的个人信息和自然人的隐私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1、个人财产信息:

银行账号、鉴别信息(口令)、存款信息(包括资金数量、支付收款记录等)、房产信息、信贷记录、征信信息、交易和消费记录、流水记录等,以及虚拟货币、虚拟交易、游戏类兑换码等虚拟财产信息
2、个人健康生理信息:

个人因生病医治等产生的相关记录,如病症、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护理记录、用药记录、药物食物过敏信息、生育信息、以往病史、诊治情况、家族病史、现病史、传染病史等,以及与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产生的相关信息等
3、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

个人基因、指纹、声纹、掌纹、耳廓、虹膜、面部识别特征等
4、个人身份信息 :

身份证、军官证、护照、驾驶证、工作证、社保卡、居住证等
5、网络身份标识信息 :

系统账号、邮箱地址及与前述有关的密码、口令、口令保护答案、用户个人数字证书等
6、其他信息 :

个人电话号码、性取向、婚史、宗教信仰、未公开的违法犯罪记录、通信记录和内容、行踪轨迹、网页浏览记录、住宿信息、精准定位信息等

哪些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8. 敏感个人信息包括

个人敏感信息是指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第二十八条 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有: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