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怎样避免劳动纠纷

2024-05-20

1. 企业怎样避免劳动纠纷

一是要树立“先合同、后用工”的劳资观念。合同是通过“君子协定”的方式,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契约的方式先期固定下来,是解决纠纷的最佳工具。二是要严格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劳动报酬等事项,明确加班调休和付酬标准、办法等。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四是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企业应当本着“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为要、事后补救为辅”的原则,建立一套有效的劳动争议内部防范机制。
一、劳务合同仲裁的主管部门
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部门。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二)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
(三)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合理使用劳动力。
(四)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既是对合同主体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因为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二、司法审判中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一)劳动关系认定的实质性审查
根据2005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可见,劳动关系认定必当考虑的要素包括主体资格、从属性以及工作内容,并且以客观存在的用工事实为审查路径。《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关系是以用工事实为基础或本质特征的法律关系,用工事实的体现和内涵即《通知》第一条关于主体资格、从属性、工作内容的诠释。
(二)劳动关系认定的证据审查及举证责任分配
根据《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1、3、4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分配上,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主要在劳动者一方,劳动者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从事的是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给付劳动报酬等事实。用人单位主张劳动关系不成立的,应当提供反证。在劳动者证明以上事实后,用人单位必须证明工资的具体数额、是否缴纳了社会保险、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双方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等能够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证据。
(三)内部承包关系未改变用工的事实
内部承包是指企业作为发包方与其内部的生产职能部门、分支机构、职工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就特定的生产资料及相关的经营管理权达成的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内部承包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承包人是企业的内部成员,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承包方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3、承包人承包经营的资产为企业所有;4、承包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并未改变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也未改变承包者的劳动者身份。
笔者认为,内部承包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对生产经营进行可控管理,员工作为承包人既要完成工作业绩,又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双方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利润分配的约定并未改变员工提供有酬劳动的事实,内部承包关系也未改变或者取代劳动关系的本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企业怎样避免劳动纠纷

2. 公司怎么避免劳动纠纷

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方法:一是要树立先合同、后用工的劳资观念。二是要严格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四是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
一、怎样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
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的办法:企业应当主动对可能发生职工劳动纠纷的事项进行全面排查,按时足额发放职工的工资;当发生群体性劳资纠纷时,则应当全面地了解纠纷的起因经过,判断职工的请求是否合理,然后制作合理的处理方案,公司内部应当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方案的执行。
二、老板拖欠员工的工资不给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员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单位怕劳动仲裁为什么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和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的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企业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都需要一个合理合法的理由,《劳动合同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是员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企业以此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也就是企业要承担举证责任。现在,企业规章制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现象少了。但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要合法,即必须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确定后的规章制度要向全体员工公示。很多企业因为疏忽这点,导致仲裁结果不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八条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3. 公司怎么避免劳动纠纷

法律分析: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方法:一是要树立先合同、 后用工的劳资观念。二是要严格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四是要构建有效防范劳动争议的内部机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八条 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公司怎么避免劳动纠纷

4. 劳动纠纷 公司需要裁员 求解决

如果公司 的裁员是合法的,获得经济补偿,裁员的理由只能是(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法律依据: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5.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问题

  以下是如何正确处理裁员问题的一些技巧:

  1.勇于承担责任。裁员这一决策归根结底是要由CEO做出的,因此不要委责于董事会、市场环境、竞争或者其它一些原因,你只需要说:“这是我的决策,我们要这样做。”如果你没有这样做的勇气,那就别做CEO了。你的公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领袖,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领袖。

  2.大幅度和一次性裁员。管理层通常都持乐观态度并认为转机将很快出现,因此他们往往尽可能少裁员,期待奇迹的出现。但大多数情况下奇迹并不会出现,公司不得不再次裁员,而屡次裁员会对在职员工的士气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倘若能做出选择的话,最好选择大幅度裁员,即使你以后要面对不得不重新招募新员工时很难找到高素质人才这一风险。你完全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布:“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又要招募新的员工了。”

  3.迅速裁员。在管理层讨论裁员事宜一个小时后,整个公司都会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些什么。如果你认为确实需要裁员,那就迅速地去执行。一旦员工预感到裁员将临的话,其生产效率将会直线下降。

  4.借机清理冗员。裁员虽然是痛苦的,但也是一个清理边缘雇员的好时机。这对公司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借此可以迅速解决许多人事问题。这对边缘雇员来说同样也是好事,因为他不会因为被公司的解雇而从此背上污点记录;当然,对留下来的员工也有好处,因为他们看到了你对员工是否能胜任其职位这一问题了然于心。

  5.不徇私情。很多创业者都会雇佣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是亲戚。当要裁员时,所有的员工都会关注这些“裙带”们会怎样。好奇与猜测随之而来:“他留下来了,或者是他被解雇了?公司更看重的是裙带关系还是业务能力?”

  6.不要乞求同情。有时经理们想极力显示裁员对其来说多么艰难。这使我想到了过去对“厚颜无耻”一词的定义:一个男孩谋杀了其父母,随后向法庭请求宽恕,因为他已成为孤儿!真正感到痛苦的是被解雇者,而不是执行者。

  7.提供帮助。有时员工被解雇不是因为其自身的过错,而更可能是其上级主管的过错所致。所以,从道义上讲,你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比如求职咨询、撰写简历和寻找新工作。有些公司专门处理有关员工解雇及过渡期问题,可以试试他们的服务。

  8.不要让员工自己选择。如果让员工自己选择是被解雇还是退休,你可能会失去最好的员工。做出解雇决策时应该有前瞻性:挑选出开拓性的团队,以确保你不用再次裁员。

  9.下逐客令。除了一些例外情况,你最好在一天或一周结束前下逐客令(我认为星期五是公布裁员的最佳时间,因为可以让被解雇者在周末缓解压力)。下逐客令似乎很残忍,但实际上这样做无论对离职者还是留任者来说都更好。

  10.继续前进。让员工们互相道别,然后还要继续前进,这是一个领袖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犹豫不决或许在经济景气时并无大碍,但在经济不景气时必须淘汰那些经验不足者而留用真正有实力的成熟人才。

  裁员后,留下的员工可能会感到内疚(“为什么我留了下来而同事却被解雇了?”),或许会担忧他们自己工作的稳定性(“下一轮裁员我还能留下来吗?”)和公司的前景(“公司能生存下去吗?”)。

  你应该设定目标(或重新强调已有目标),告诉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为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做些什么,并马上付诸行动。走出裁员阴影的最好方法就是投入工作之中。

  11.激励与动力。说完该说的、做完该做的之后,你可能想退回自己的办公室,关上手机,不再回复电子邮件,避免见任何人。千万别做这么糟糕的事。这时你更应该到员工中巡视以激励士气。员工们希望看到你,和你谈谈心,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他们不想看到自己的领袖躲在角落里暗自神伤。你应该表现出勇敢,这非常重要。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问题

6. 如何避免企业的劳动纠纷

如何有效避免劳动争议与合理应对劳动仲裁

7. 如何避免企业的劳动纠纷

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一个较为普遍地现象一些中小企业主认为中小企业只是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如果在初级阶段不过分注重生产绩效地话,那就很难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扩大。他们往往忽略基本制度的建设,没有根据现代企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而是根据良心和经验,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建立的是传统作坊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员工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当员工出现相关诉求时,往往容易导致劳资纠纷。如果中小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和员工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劳资双方在规定的框架下相处,往往能避免劳资纠纷的发生。
除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企业决策者,还是普通员工,要想富有激情、卓有成效地工作,离开了沟通是很难取得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抱怨和意见,认为企业不关心员工,个人的工作成绩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合理化建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采纳;工作环境压抑、人际关系紧张。凡此种种,都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导致劳资纠纷。只要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员工参与进来,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在企业内部形成运行的机制,就可实现真正的管理。只要大家目标一致,群策群力,众志成诚,企业所有的目标都会实现。那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劳资纠纷,员工将会干得更有劲、更快乐,企业将会越做越强,越做越大,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要避免出现劳资纠纷,中小企业还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共有的价值观,是企业职工共同的信仰,它是指导企业和企业人行为的哲学。企业文化应以人为着眼点,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为一种人人都具有共同使命感和责任心的组织。在企业内部实行人本化地管理就是一个企业效益与文化建设结合的有效途径。人本化管理地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依靠全体职工办企业,尊重职工、关心职工,有亲如一家地组织气氛。在企业内部实行人本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地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增强企业地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避免劳资纠纷,甚至在企业遇到困境时,员工愿意与企业不离不弃、共渡难关。
处理劳资纠纷,特别是激烈的群体性对抗事件时,要积极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求支持和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往往避免和政府部门发生联系,他们往往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够信任。事实上,随着中国各级政府执政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已经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且,能够调动的资源很多。A公司在发生近百名员工围堵工厂大门时,公司管理层非常努力地去和员工沟通,但是,员工对公司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完全没有办法达成共识。A公司管理层万般无奈之下,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请求支持,劳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上级工会组织多管齐下,与员工沟通,做普法宣传,并出动警力维持持续,冲突事件得到妥善的解决。

如何避免企业的劳动纠纷

8.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的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的问题?在一个企业中,离职和裁员都是很常见的,有很多公司效益不好就会用裁员的方法减少公司的开支,但是裁员会面临着很多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裁员的问题呢?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的问题1  1、勇于承担责任。裁员这一决策归根结底是要由CEO做出的,因此不要委责于董事会、市场环境、竞争或者其它一些原因,你只需要说:“这是我的决策,我们要这样做。”如果你没有这样做的勇气,那就别做CEO了。你的公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领袖,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领袖。
  2、大幅度和一次性裁员。管理层通常都持乐观态度并认为转机将很快出现,因此他们往往尽可能少裁员,期待奇迹的出现。但大多数情况下奇迹并不会出现,公司不得不再次裁员,而屡次裁员会对在职员工的士气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倘若能做出选择的话,最好选择大幅度裁员,即使你以后要面对不得不重新招募新员工时很难找到高素质人才这一风险。你完全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宣布:“我们挺过来了,我们又要招募新的员工了。”
    
  3、迅速裁员。在管理层讨论裁员事宜一个小时后,整个公司都会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些什么。如果你认为确实需要裁员,那就迅速地去执行。一旦员工预感到裁员将临的话,其生产效率将会直线下降。
  4、借机清理冗员。裁员虽然是痛苦的',但也是一个清理边缘雇员的好时机。这对公司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借此可以迅速解决许多人事问题。这对边缘雇员来说同样也是好事,因为他不会因为被公司的解雇而从此背上污点记录;当然,对留下来的员工也有好处,因为他们看到了你对员工是否能胜任其职位这一问题了然于心。
  5、不徇私情。很多创业者都会雇佣自己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或者是亲戚。当要裁员时,所有的员工都会关注这些“裙带”们会怎样。好奇与猜测随之而来:“他留下来了,或者是他被解雇了?公司更看重的是裙带关系还是业务能力?”
  6、不要乞求同情。有时经理们想极力显示裁员对其来说多么艰难。这使我想到了过去对“厚颜无耻”一词的定义:一个男孩谋杀了其父母,随后向法庭请求宽恕,因为他已成为孤儿!真正感到痛苦的是被解雇者,而不是执行者。
  7、提供帮助。有时员工被解雇不是因为其自身的过错,而更可能是其上级主管的过错所致。所以,从道义上讲,你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比如求职咨询、撰写简历和寻找新工作。有些公司专门处理有关员工解雇及过渡期问题,可以试试他们的服务。
  8、不要让员工自己选择。如果让员工自己选择是被解雇还是退休,你可能会失去最好的员工。做出解雇决策时应该有前瞻性:挑选出开拓性的团队,以确保你不用再次裁员。
  9、下逐客令。除了一些例外情况,你最好在一天或一周结束前下逐客令(我认为星期五是公布裁员的最佳时间,因为可以让被解雇者在周末缓解压力)。下逐客令似乎很残忍,但实际上这样做无论对离职者还是留任者来说都更好。
  10、继续前进。让员工们互相道别,然后还要继续前进,这是一个领袖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犹豫不决或许在经济景气时并无大碍,但在经济不景气时必须淘汰那些经验不足者而留用真正有实力的成熟人才。
  裁员后,留下的员工可能会感到内疚(“为什么我留了下来而同事却被解雇了?”),或许会担忧他们自己工作的稳定性(“下一轮裁员我还能留下来吗?”)和公司的前景(“公司能生存下去吗?”)。
  你应该设定目标(或重新强调已有目标),告诉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为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做些什么,并马上付诸行动。走出裁员阴影的最好方法就是投入工作之中。
  11、激励与动力。说完该说的、做完该做的之后,你可能想退回自己的办公室,关上手机,不再回复电子邮件,避免见任何人。千万别做这么糟糕的事。这时你更应该到员工中巡视以激励士气。员工们希望看到你,和你谈谈心,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他们不想看到自己的领袖躲在角落里暗自神伤。你应该表现出勇敢,这非常重要。
  如何正确处理裁员的问题2   裁员最先盯上的人 
  A、最先会派给资历最浅的员工,高层会认为他们的去留不会对公司的前景带来太大的影响。
  B、绩效水平最低的员工,尤其业绩无法达成与其高薪形成正比的员工。
  C、“低价值员工”(低价值人力资本、低晋升潜能……)也是裁员的重点考虑对象。
  D、经常假公济私,浪费公司资源的人。公司到了危难之时,当然会“心狠手辣”地清理掉这些为公司雪上加霜的人。
  E、高薪聘用却未能为公司创收的人。
  哪个公司愿意一边掏出不菲的薪金养着一个人一边忍受业绩低下的窘局。
    
   裁员危机巧妙化解 
   A、以不变应万变,静观其变。 
  如果你不想自动弃权出局的话,这是最佳的应对方法,既来之,则安之,理智对待事态的发展,懂得进退,才是上策。
   B、做好本职工作,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 
  领导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平日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他决定你去留的标准,尽力让他从你的工作中看到价值,是预防被炒的有效手段。
   C、衡量自己在公司是否处于核心力量,是否能短期内进入核心版块。 
  公司好比一棵参天大树,要想在台风季节不被吹倒,就必须牺牲一些繁枝末节来保住根基,只有成为核心的组成,才可以自如应对每一场风暴。
   D、主动要求减薪。 
  面对公司财政的紧张,这是不得以的委曲求全,不妨把这个做法,看作是把目光放远、与公司共度危艰的抉择。
   E、以不计酬劳的加班博取领导好感。 
  同样是不得以的做法,但为了长远的利益,牺牲短期的利益,未尝不可。
   F、抢夺边缘岗位。 
  优胜劣汰向来是职场的潜规则,只有远离边缘,才能够逃避裁员的刀锋。
   G、与最有发言权的人保持联系。 
  必要的时候,要学会察颜观色。去留只是某个人的一念之差,要在紧要关头得到庇护,这是一个关键。
   H、先下手为强,摸清兼并方的底细,并与之保持联系。 
  既然在这个关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作一个主动的出击者,或者能够在大局中化险为夷,稳操胜券。
   杜绝以下做法: 
  A、惶惶不可终日,四处打探小道消息。心理上输掉了,怎么还会有赢的机会?
  B、得过且过。难道一个出现了状况的公司会留住一个毫无工作积极性的员工?
  C、消极抵抗,开始不配合日常工作。如果是这样,被裁掉,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D、明目张胆地对某个核心人物献媚。任何人在重要关头,都是明哲保身的,他们会为了保住你而牺牲自己?
  E、整天愁眉苦脸,像公司欠着你的,任何领导都不想看到的表情,你又怎能犯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