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债转股看中国式去杠杆大结局有什么看

2024-05-19

1. 从债转股看中国式去杠杆大结局有什么看

近期债转股重出江湖是必然的选择,而这只是中国式去杠杆的开始而已。
  【第一步】从企业转移到银行
  一开始,银行都不想背这些坏账,尤其是基层支行,大多数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待后人来处理这些烫手山芋。于是,本应成为坏账的债务并没有被划为“不良贷款”,而
  是被纳入关注类贷款,或者干脆就隐藏在正常贷款里。但时间久了纸包不住火,手上的坏账越攒越多,银行发现自己的现金流快转不动了。于是长痛不如短痛,或者说,暗痛不如
  明痛,躲在暗箱里的坏资产逐步开始暴露在市场的阳光之下。
  对企业资质还比较好、仅仅是流动性问题的贷款,银行会尽量通过展期来处理。但对于真正的坏资产,银行不得不通过两种方式承接:
  (1)对于彻底没希望的“不良资产”,直接核销。从 2011 年经济二次探底开始,银行就开始加快对不良贷款的暴露和核销,主要是针对一些资质较差、彻底失去偿债能力的中小
  企业。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不良贷款从 2011 年的 3160 亿增加至 2015 年的 7450 亿,同时每年核销的坏账从 2011 年的 120 亿增至 2015 年的 1970 亿,本年核销占不良贷款的比重也从 2011 年的 3.8%升至 2015 年的 26.4%,企业甩给银行的债务越来越多。
  图 3: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每年核销量增长显著

1
  (2)对于还有希望的“关注类资产”,进行债转股。债转股不是新事物,在 90 年代末曾经出现过政府主导的债转股。当时主要针对不良贷款,对象为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但由
  于债务过重而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1999 年,四大 AMC 以账面价值从四大行共收购不良贷款 1.4 万亿,其中 4050 亿元采用债转股方式(占 30%)。不良贷款剥离至四大AMC 后,四大 AMC 再与企业进行债转股成为企业股东,折股率在 50-70%,即风险从四大行完全转移至四大 AMC,不良贷款账面价值与股权价值的差额造成的损失由政府(四大AMC)买单。共 580 户企业与 AMC 签订债转股协议,协议转股额 4050 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超80%。实行债转股一年后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 50%以下,80%的企业扭亏为盈。

1
  当年债转股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整体债转股,适用于资产负债表简单、产品品种单一的企业,企业在进行基本的资产剥离后,AMC 将对企业的债权整体转为股权,如北京水
  泥厂;二是企业分离债转股,对于资产负债表负债、产品多样化的大型国企,AMC 将其分离为 2 个或以上的企业,然后将原企业中的优质资产集中在其中一个企业并将债权集中
  在这个效益较高的企业进行债转股,如上海焦化厂分离为新焦化厂和股份公司;三是企业合并债转股,两家企业各自拿出部分优质企业合并成立新股份公司,集两家企业优势于一身,然后 AMC 将债权转移至新股份公司并实行债转股,如鸭绿江造纸厂和丹东纸业公司;四是企业大宗转股,对企业性质相同、产品类似的企业进行批量债转股,如中石化,AMC将对石化集团下属和控股的 13 家企业的债权共同转化为石化集团的债权,石化集团拿出部分优质组建新股份公司,然后将债权转化为对该股份公司的股权。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轮债转股可能和上一轮有明显区别。(1)商业银行将取代政府成为债转股的主导者,甚至直接持股。比如我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荣盛重工近日宣布债转股
  方案,中国银行在将 27.5 亿元债转股后,将从荣盛重工最大的债权人一跃成为最大的股东。上一轮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按账目价值剥离到政府买单的四大 AMC,因此参与
  意愿比较强。如今 50%-70%不良资产折现率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参与意愿,对待债转股,商业银行将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基于收益和成本做出决策。(2)这轮债转股的对象将不限于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债转股可能将成为商业银行实行投贷联动、转变经营思路的主要途径:商业银行对具有高成长性的关注类贷款人主动实行债转股,从而获得更高收益。另外,退出机制、定价机制、转让机制等的市场化也会影响债转股的推行。
  【第二步】从银行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主导的债转股只是进行了一次资产负债表调整,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包袱并没有实质减轻。这不是长久之计,银行手里的企业债务可能最终
  还是要从体内剥离到体外,而体外的第一个承接者就是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大体分为三类:
  (1)四大 AMC。这相当于从中央层面承接。1999 年,财政部先后出资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如前所述,四大 AMC 以账面价值向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收购不良贷款近 1.4 万亿元,综合采用债权重组、债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等手段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其中 30%债务采用债转股(4050 亿元)。随后四大 AMC 在 2004-2005 又采用商业化收购模式向中行、建行和工行收购了共 1.2 万亿不良贷款。
  图 6: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流程

0
  (2)地方 AMC。这相当于从地方层面承接。自 2014 年 7 月银监会批复首批地方 AMC 成立至今,国内地方 AMC 的数量已超过 20 家。借鉴四大 AMC 的经验,成立地方 AMC 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地方债务置换是用长期低息的债务替换短期高息的债务,债务存量只是得到优化,而地方 AMC 通过债务重组化解不良贷款,可以减少债务存量。但与四大 AMC 相比,目前地方 AMC 存在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处置方式单一等问题。

0
  

  (3)银行子公司。银行若直接参与债转股,将加大资本占用(不良贷款风险权重为 100%,而股权风险权重为 400%),加上银行缺乏对企业的重整能力,因此银行可以采取“母公司-子公司”的模式: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区分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坏账交给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尤其直接负责管理债转股的企业股权,这也是银行混业经营的一部分。
  【第三步】从资产管理公司转移到政府
  资产管理公司将坏资产变成好资产的前提,也是经济要复苏,企业盈利条件要改善。但如果经济持续萧条,资产管理公司也很难凭借自身的能力妙手回春,最后可能还是要政府买
  单。虽然中国不同于美国的联邦政府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本质上是一个信用主体,但从形式上看,还是可能有两种路径:
  (1)要么是中央政府买单:一种是通过财政部注资资产管理公司。比如 1999 年财政部向四大 AMC 各划拨 100 亿资本金,总计 400 亿,奠定了四大 AMC 运行的基础。另一种是通过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资。比如 1998 年财政部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 2700 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此次注资使四大国有行的资本充足率由 5.86%提高到 8%以上,达到《巴塞尔协议》要求,为甩掉坏账包袱奠定了基础。
  (2)要么是地方政府买单:和 90 年代末相比,这一轮坏账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由中央买单会加剧道德风险,可能会探索由地方政府买单(其实到最后还是中央买单,但形式上有
  区别)。一是各地区的资产质量差别较大,有的已经充分暴露并处置完毕,有的才刚开始暴露。分地区看,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不良贷款情况要比中西部地区和珠
  三角地区更严峻。二是重灾区在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信社(包括农商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截止 2015 年底,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达 1800 亿,不良贷款率为 2.48%,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 1.67%)。

0
【第四步】从政府转移到央行
  政府接手之后,寄希望于两点。一是政府的抗风险能力更强,能在更长的时间内等待资产起死回生。二是企业和银行甩掉了包袱,能够形成自发的经济复苏,做大经济的蛋糕,政
  府税收增加。但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也没有发生,谁将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呢?答案只有央行。
  (1)要么是直接支持政府融资:这在当下的中国不合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短期
  内这项规定还不太可能改变,但在美国日本等国,这是一种常见的政府融资方式。尤其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央行为政府融资的趋势愈演愈烈。美联储从 2008 年 11月到 2014 年 10 月共推行四轮 QE,期间美联储通过二级市场的公开市场操作净买入国债近 1.9 万亿美元,截止 2016 年 3 月底,美联储持有国债高达 2.46 万亿,而 2008 年仅为 4700亿美元。日本央行在 2001 年 3 月启动 QE,至今已超过 10 轮。尤其是 2012 年之后,国债购买规模明显扩大。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从 2008 年不到 70 万亿日元飙升至 2016 年 3 月底的近 350 万亿日元。

0
  (2)要么是间接支持政府融资:为政府信用融资不一定通过国债,也不一定通过财政部,还有很多背负着政府信用的载体可以借助,这也是在我国最可能出现的方式。
  第一大载体是国有商业银行。1998 年央行为配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四大商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 13%大幅下调到 8%,释放准备金 2400 亿元,加上商行自身的 300 亿超储,共 2700 亿元用于购买特别国债。注资后四大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达 8%,并预留了1200 亿元用于核销贷款呆账。
  第二大载体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1999 年央行曾直接向四大 AMC 提供 6000 亿元的再贷款,利率 2.25%,并允许四大 AMC 向对口的商业银行发放 8200 亿元的金融债,共同用于收购四大商行和国开行的近 1.4 万亿元不良贷款。

0
  【结局大猜想】
  回过头看,从企业到银行,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从资产管理公司到政府,从政府到央行,每一步的核心都是转移,而不是消化。所以,尽管目前我们还处在第一步,但央行充
  当最后贷款人可能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而这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三种冲击:
  (1)实体通胀。国内货币供应量陡增,钱又跑不出去,再加上坏账剥离后需求好转,必然导致通胀上行。这实际是通过名义收入的提升、实际债务的下降来消化债务,买单的是
  全体国民。
  (2)资产泡沫。钱跑不出去,但国内实体需求又没有明显恢复,钱流不进实体,可能会在各类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之间轮动,这种情况下货币多好资产少,很容易形成泡沫。这实
  际上是通过资产价格的上升来修复资产负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
  (3)汇率贬值。如果资本账户完全开放、汇率完全市场化,那么大放水必然导致大贬值。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贬值刺激出口来提振国内企业的收入,加速经济增长,最终化解债务。
  但这种方式也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一国外债较多,大贬值可能会引发货币危机。
  迈过这些坎之后,中国式去杠杆才能真正的完成。

从债转股看中国式去杠杆大结局有什么看

2. 降杠杆,债转股,到底和企业有何关系

我们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能够通过改变力臂长度实现在作用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力矩的机械效果。所以,企业降杠杆,翻译成人话就是使小劲办大事。
如果仅仅是商业企业,使用高倍率的杠杆进行经营,对社会的影响不大,无非就是无法偿债,变卖货物还债罢了,处置周期很短,不足部分债权人可能就损失掉了,下次借钱谨慎点儿,别借给老张这种不靠谱的。
但是生产型的工业企业就不一样了,企业的杠杆率太高,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就越大,欠了债权人的钱还不上,人家过来就不让你继续干了,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可没有普通商品容易变现,这些生产资料一堆积,工人也没办法干活,这个影响可就不小了,出现这样情况的工厂多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就会陷于停顿,市场机制没办法简单直接地发挥调配资源的作用了。
说到这其实很清楚了,所谓杠杆率,其实就是资产负债比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就是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越高,经济风险就越大,当然,在宏观经济环境好的时候没什么,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杠杆率高就很危险。
中国经济连续的高速增长,导致很多企业不断通过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很多企业杠杆率过高,互相之间又形成大量交叉的担保,更是进一步放大了风险,一旦出现了经营风险,很容易形成系统性的债务危机,最终走向生产停顿,降低整个社会的福祉。
所以,降低杠杆率,其实就是降低系统性经济风险。
如何降低企业杠杆率呢?
一是清偿债务,降低债务规模,减小杠杆倍数,毫无疑问,这很困难。大部分负债经营的企业并不具备大规模清偿债务的能力。
二是扩大自有资本,增资扩股,增大杠杆率的分母,寻找看好企业前景的战略投资者。我们知道,这也不容易,因为你这个企业将来怎么样谁也说不好,股权的变现能力并不强,即便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套现也有诸多限制。
于是,大招来了——债转股!也就是说,原来你公司欠银行的钱,银行也不要了,干脆以这些钱入股,成为你们公司的股东。债务规模削减了,同时股本金增加了,真是一举两得!
债转股也并非是“免费午餐”,发改委就发布了债转股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三类鼓励债转股的企业:
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

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
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
四类企业禁止债转股:

禁止失去生存发展前景、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债转股;

禁止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严重失信企业债转股;
禁止有可能导致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债转股;
禁止债权债务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债转股。

3. 债券如何加杠杆

      你知道如何让债券上杠杆么。你知道如何让债券上杠杆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下面由我为你分享如何让债券上杠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债券加杠杆 
         一、以100万资金买成300万债券,放大2倍为例:  1、标的债券基本信息:10楚雄债122883,票息6.08%,现全价98元(净价97.7元,利息0.3元),折算率0.9,期限5年;
         2、交易所对于债券回购账户的基本规则:1、杠杆不能超过5倍;2、标准券使用比例不能超过90%;
         二、 客户于11月1日进入债券回购交易,具体各项交易情况如下(暂不考虑交易佣金):  第一步:100万全价98元买入122883债券,总计买入10200张,剩余400元现金;
         第二步:10200张债券入库,库内自动变成标准券,标准券数=10200张*折算率0.9=9180张;
         第三步:根据交易所对于标准券使用的规定,不能超过90%,库内可使用的标准券=9180*90%=8262张,由于回购交易10万一个单位,即1000张起,所以可用最大为8000张,通过204001,质押8000张标准券,以3%的价格融到80万现金,另客户标准券剩余262/0.9=291张;
         第四步:融资后账户现金=800000+400=800400元,继续全价98元买入122883债券,总计买入8100张,剩余6600元现金;
         第五步:8100张债券入库,库内自动变成标准券,标准券数=8100张*折算率0.9=7290张,加上之前剩余的291张,总计7581张;第六步:根据交易所对于标准券使用的规定,不能操作90%,库内可使用的标准券=7581*90%=6822张,由于回购交易10万一个单位,即1000张起,所以可用最大为6000张,通过204001,质押6000张标准券,以3%的价格融到60万现金,另客户标准券剩余822/0.9=913张;
         第七步:融资后账户现金=600000+6600=606600元,继续全价98元买入122883债券,总计买入6100张,剩余8800元现金;
         第八步:6100张债券入库,库内自动变成标准券,标准券数=6100张*折算率0.9=5490张,加上之前剩余的913张,总计6403张;
         第九步:库内可使用的标准券=6403*90%=5762张,可用最大为5000张,通过204001以3%的价格融到50万现金,另客户标准券剩余762/0.9=846张;
         第十步:融资后账户现金=500000+8800=508800元,继续全价98元买入122883债券,总计买入5100张,剩余9000元现金;
         第十一步:5100张债券入库,库内自动变成标准券,标准券数=5100张*折算率0.9=4590张,加上之前剩余的846张,总计5436张;
         第十二步:库内可使用的标准券=5436*90%=4892张,可用最大为4000张,通过204001以3%的价格融到10万现金,另客户标准券剩余3892/0.9=4324张;
         第十三步:融资后账户现金=100000+9000=109000元,继续全价98元买入500张122883债券,剩余60000元现金;
         第十四步:500张债券入库,库内自动变成标准券,标准券数=500张*折算率0.9=450张,加上之前剩余的4324张,总计4774张;通过以上14个步骤后(可一天内完成),客户账户情况如下:
         1、客户账户资产100万现金总计买入债券=10200+8100+6100+5100+500=30000张;融资额=80+60+50+10=200万,杠杆=融资额/客户资产=200万/100万=2倍,即100万买成了300万债券;
         2、账户剩余现金=60000元;库内总计标准券=9180+7290+5490+4590+450=27000张(即30000张*0.9),其中未质押的可用的标准券数量为4774张(即27000-20000/0.9=4777张);
         3、11月1日买完后,客户持有300万债券(其中有200万是市场204001借的钱),每日进行200万的204001融资借款就可持续;
         预期收益率计算:(以净价97.7元买入122883,到期收益率为6.64%)
         该产品中:100万为客户自有资金,无成本,收益即为6.64%;另外200万为市场借贷资金,资金成本为3%,收益为(6.64%-3%),所以:
         产品理论的年化收益率=6.64%+(6.64%-3%)*杠杆2倍=13.92%
         三、债券回购风险测算:  假如持有该产品两个月后即明年1月1日:
         a. 债券交易价格下跌到了95.7元,下跌了2元,则客户情况如下:
         1、持有两月利息=票息6.08/12*2=1.01元,1月1日全价=98元-2元+1.01元=97.01元;
         2、实际全价下跌了1元,折算率相应下调1%,即折算率变为0.89;则库内总计标准券=30000张*0.89=26700张,未质押的可用标准券数量=26700-20000/0.9=4477张;即全价下跌了1元,下跌幅度1%,300万债券相当于下跌了3万,标准券减少了差不多300张(4774-4477);
         结论:对于100万买成300万122883债券的回购产品,可抵抗债券下跌的幅度为4774/300万=16%(由于持有期有利息收入进账,实际可抵抗债券下跌风险会更高);只要债券全价调整幅度不超过16%,中间的债券下跌可认为是账面浮亏,只要持有到期或者等到债券平稳上涨后,都可获得理论上13.92%的年化收益率。
         b. 债券交易价格未变,仍为97.7元,则客户情况如下:
         1、持有两月利息=票息6.08/12*2=1.01元,1月1日全价=98元+1.01元=99.01元;
         2、实际全价上涨了1元,折算率相应上调1%,即折算率变为0.91;则库内总计标准券=30000张*0.91=27300张,未质押的可用标准券数量=27300-20000/0.9=5070张;即全价上涨了1元,上涨幅度1%,300万债券相当于上涨了3万,标准券增加了差不多300张(5070-4774)
         结论:随着持有期的推移,因利息的收入增加,债券回购产品的抵抗下跌风险会越高。
          债券市场加杠杆的方式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场内回购交易,即金融机构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回购融入资金,之后购买债券,获取票息与回购成本之间价差的超额收益部分。
         二是通过场外产品设计,即金融机构利用结构化产品优先级收益固定的规则,劣后级资金获取资产收益与优先级成本之间价差的超额收益部分。
         两种债券加杠杆方式在信息透明度、监管规则、资金供需、资金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分析时也需要区别对待。简单而言,场内回购是监管相对严格、信息更加投资、资金供需更为市场化且成本较低的加杠杆方式。

债券如何加杠杆

4. 央企去杠杆进入实操阶段债转股工作结果如何?

国资委将多举措助推国有企业去杠杆,降低央企负债率。下一步,国有企业将在控制债务规模,降低金融杠杆方面做出表率。作为国企“去杠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债转股正在提速,多家国企与银行密集签约债转股协议。随着债转股的持续推进,更多的债转股资金将陆续到位,助力企业处理不良资产、降低债务负担。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抓住央企效益转降回升的有利时机,把国企降杠杆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会议同时部署了去杠杆的五项任务:建立严格的分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管控制度;建立多渠道降低企业债务的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督促已签订的框架协议抓紧落实;强化问责,对负债率持续攀升的企业要约谈提醒,对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在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降杠杆。

今年前7个月,中央企业利润由降转升,但是高杠杆也成为多方关注的潜在危机和国企经济痛点。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比年初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但去杠杆的任务仍然艰巨。根据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至7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75%,负债总额952648.6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中央企业负债总额501716.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20%,地方国有企业负债总额450932.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22%。


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国资委对一些高负债企业实施负债率和负债规模“双管控”,通过预算、考核、薪酬、投资管理等方面联动,加大管控力度。“截至今年上半 年,已有12家央企与有关银行签订了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外,国资委还鼓励企业通过IPO、配股等方式 从资本市场融资,改善资本结构;支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盘活存量资产来筹集发展资金,尽量减少对负债的依赖。

作为应对去杠杆的重要抓手,目前多家央企的债转股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 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合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18.68亿元,最终金额以主管部门核准确定的为 准。涉及的两家子公司此前受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等不利影响,资产负债率、企业财务费用及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中船重工拟在两家子公司层面实施市场化债 转股,投资者以“收购债权转为股权”及“现金增资偿还债务”两种方式对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进行增资。


此次的八名投资人中,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将分别以债转股的形式向大船重工与武船重工进行增资,投资金额合计 70.34亿元,其中信达资产出资50.34亿元,东方资产出资20亿元。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 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则以现金对两家进行增资, 投资金额合计148.34亿元。

此外,中国宝武、中国一重等一些中央企业的债转股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地方国企也纷纷通过债转股降低杠杆率。山西国资委、建设银行、潞安集团、晋煤集团 今年上半年签署总规模20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促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广东省政府5月明确要求积极推动广晟资产经营 有限公司150亿元和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0亿元的债转股工作,并积极推动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亿元的债转股工作。

事实上,对于国企高负债率的关注度近年来不断提升,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是明确表示,要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降低国企杠杆率。专家指出,国企降杠杆应该从源头上提高防范,从体制机制上加强监管,在化解债务的同时将降杠杆和企业改革、提质增效结合起来。
国企一直都是这样的,稳定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