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抱怨“资本寒冬” 可它真的存在吗?

2024-05-18

1. 都在抱怨“资本寒冬” 可它真的存在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目前的私募基金,想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请大家环顾自己的四周,会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经营方式都举步维艰,唯独私募基金蓬勃发展。截止2016年10月底,已备案私募基金42263只,认缴规模9.13万亿元,实缴规模7.26万亿元。我们有理由相信私募基金还将进一步增长,它拥有能够承受动荡的设计优势,也能享有上市公司难以实现的专注、灵活性与速度,这是其他金融投资类别无法匹敌的。私募股权基金:穿越资本寒冬的蛮族之王创业圣地——中关村消失的熙熙攘攘之景让大部分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切身感受到资本寒冬的威力。不得不承认我国的金融体制相比国外还是略显稚嫩,用国外的事例来讲可能更具说服力。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和乔治·罗伯茨(George Roberts)在今年分别庆祝了72岁和73岁生日。他们的姓氏即是“KKR”这家公司名字中第二个“K”和“R”的来源。在黑石集团中拥有同样地位的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今年69岁,而二号人物汉密尔顿·詹姆斯(Hamilton James)也65岁了。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凯雷集团(Carlyle)背后和塔尖的三巨头——大卫·鲁宾斯坦(David Rubinstein)、威廉·康威(William Conway)和丹尼尔·达尼埃洛(Daniel D'Aniello)分别满67岁、67岁和70岁。阿波罗(Apollo)的创始人和老板莱昂·布莱克(Leon Black)则刚刚65岁。这些世界顶级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掌门人都是年事已高的亿万富翁。正常来讲在他们这个岁数,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无论出于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基本上已经解甲归田了。举个例子与KKR同年(1976年)创办的苹果,如今已经更换了七届老板。1975年创立的微软则更换了三届老板。这样看来私募股权从业人士的任职年限之长真的令人称奇。但是与其他类公司相比,私募股权基金公司行为做事还是略显低调,在KKR,公司成立40周年这样引人注目的里程碑也没有多大动静,这是为何?

保持低调是由缘由的

私募股权基金的标准运作流程——收购公司,增加债务,尽量少缴税,削减成本(以及设施和员工),攫取大额利润——恰恰是那种让民众对金融业的愤怒情绪火上浇油的事。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公司(而非私募股权基金所管理的资金)的投资者不愿喝彩则另有原因。去年,四大私募股权基金的股价齐齐下跌,黑石、凯雷和KKR的跌幅均超过20%。阿波罗、黑石和凯雷的股价还不及多年前初上市时的价格(见图表1)。几家公司第一季度的收益业绩黯淡,不过之后稍有起色。

都在抱怨“资本寒冬” 可它真的存在吗?

2. 资本寒冬有什么可怕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资本寒冬已经成为“新常态”,从1997年到2015年,欧美国家“每隔7年就有一次经济危机”的魔咒在中国也应验了。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至今还难以忘怀。工作难找、钱难挣、买东西精打细算、尤其是经济下行和物价高走,造成了普通上班族每天在刀削面的问题上,纠结于买敞开了吃的大碗还是便宜两块钱却不管饱的小碗。
  时隔七年,经济寒冬的论断再次席卷中国,由于中国股市的提前预演,人们面对寒冬来临前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现实仍然以超出预期的姿态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钢铁煤炭等能源资源产能过剩、传统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互联网改造的双重压力,然而,以挑战者自居的互联网行业也好不到哪去,互联网头牌阿里市值狂跌,360百度等巨头在美国受冷遇阻,都在酝酿退市。最有意思的创投圈,那些关于常年潜伏在3W咖啡里,见到不错的项目就塞上3万5万的互联网大叔们的故事,也早已成为笑谈。真实的情况是,以前能拿到美元投资的公司现在只能谈谈人民币,更多的人已经饥不择食,不管金额大小,美元还是日元,只要还能融到钱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我们将要面临的大环境是:经济危机预期之下,虽然人们的生活急需互联网技术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是互联网行业本身却必将经历一个挤出泡沫的过程。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资本寒冬之时,90%的互联网公司将会死掉,然而,谁会成为那剩下的10%?“傻钱”越来越少,人们不再需要锦上添花的需求,只有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生存下去。

3. 资本寒冬下应该怎么样去投资呢?


资本寒冬下应该怎么样去投资呢?

4. 如何度过资本寒冬?


5. 究竟谁能走过资本寒冬

只有有钱有实力大资本,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新公司能够生存下去。
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承认,资本寒冬已经成为“新常态”,从1997年到2015年,欧美国家“每隔7年就有一次经济危机”的魔咒在中国也应验了。相信对于很多人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至今还难以忘怀。工作难找、钱难挣、买东西精打细算、尤其是经济下行和物价高走,造成了普通上班族每天在刀削面的问题上,纠结于买敞开了吃的大碗还是便宜两块钱却不管饱的小碗。
  时隔七年,经济寒冬的论断再次席卷中国,由于中国股市的提前预演,人们面对寒冬来临前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心理准备,然而,现实仍然以超出预期的姿态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钢铁煤炭等能源资源产能过剩、传统企业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互联网改造的双重压力,然而,以挑战者自居的互联网行业也好不到哪去,互联网头牌阿里市值狂跌,360百度等巨头在美国受冷遇阻,都在酝酿退市。最有意思的创投圈,那些关于常年潜伏在3W咖啡里,见到不错的项目就塞上3万5万的互联网大叔们的故事,也早已成为笑谈。真实的情况是,以前能拿到美元投资的公司现在只能谈谈人民币,更多的人已经饥不择食,不管金额大小,美元还是日元,只要还能融到钱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我们将要面临的大环境是:经济危机预期之下,虽然人们的生活急需互联网技术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是互联网行业本身却必将经历一个挤出泡沫的过程。这也引发了我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资本寒冬之时,90%的互联网公司将会死掉,然而,谁会成为那剩下的10%?“傻钱”越来越少,人们不再需要锦上添花的需求,只有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生存下去。 只有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互联网公司能够生存下去。

究竟谁能走过资本寒冬

6. “资本寒冬”是什么意思

“资本寒冬”是一种现象,近期表现略为突出:初创企业融资较难,风险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不强,于是创业者认为现在是资本寒冬:“资本层面没有钱了!”
之所以出现所谓“资本寒冬”,不是因为资本方没有钱了,而是企业层面出了问题,没有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7. 如何评价资本寒冬中挺过来的企业

资本寒冬即初创企业融资困难,投资人投资意愿不强;对于创业者来说,现在是资本寒冬,没钱来;对于投资方来说,有钱但是没有值得投资的合适企业。

但是资本寒冬并不意味着行业的冬天,相反资本寒冬将推动各个初创企业能脚踏实地去做好自己的项目,做好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模式和特色的切入点,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靠着资本的流入去打价格战。

资本都在盯着真正优秀的项目,整个行业正在去伪存真,修养生息,为的就是对真正的创新创业的理性回归,为的就是之后更好的辉煌时代。

如何评价资本寒冬中挺过来的企业

8. 资本寒冬,如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