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镇的经济

2024-05-24

1. 三合镇的经济

200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1亿元,同比增13%,其中工业总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33%,增幅居全县第一;实现国税2389万元,同比增59%;地税17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84元。三合镇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和种养殖一体化效益农业,积极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乡镇。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无患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引进开发商投资发展鲟鱼、三黄鸡等特种养殖业。工业以橡胶制品为主,素有橡胶之乡的美誉,有亿元企业5家,规模上企业41家.为天台县工业重镇之一.2006年中国橡胶协会授予三合、洪畴两镇中国(天台)胶带工业城称号,2008年获得浙江省橡胶品牌生产基地称号。亭头、下河工业园区稳步发展。洪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主道路硬化、排水排污、供电、电信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完成建设。

三合镇的经济

2. 三合镇的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底蕴雄厚,投资领域广阔。 国家先后建立了川投长城(集团)特殊钢有限公司、江油发电厂、四川矿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川西北石油矿区、江油棉纺厂等 1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截止 2005年,有集体、民营和非公有制企业 2266家,密布全境。2002年 12月 24日,江油市三合工业园区挂牌成立,规划面积 10平方公里,2003年启动开发 3.3平方公里。园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 10余家。2004年国家对开发区(园区)进行清理整顿,取消了江油市三合工业园区,但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具备,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合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工业兴镇,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引进人才,挖掘潜力,搞活经济。对乡镇企业进行全面改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盘活、巩固提高原有企业发展能力的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招商引资。乡镇企业总产值建镇时为 53400元,到 2005年实现了17.7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 15.66亿元,工业销售收入16.46亿元、利润 2917万元、税金 3850万元。2005年底,有耕地面积30158亩,其中田 23256亩。三合片区水利灌溉主要依靠古老的六合堰引涪江水进行自流灌溉,石岭浅丘属武都引水灌区,部分采取机具提水浇灌。全镇粮食主要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附子、生姜、蕃茄、海椒等。水果主要有桃、梨、柑桔、葡萄。养殖业主要以饲养优良母猪为主,辅之以鸡、鸭、鹅、兔等小家禽。建镇以来,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已初见成效。以江油市三旺仔猪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万头良种母猪生产基地已经建成,实现了年产 1.5万只仔猪的生产能力,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同时加强了百亩水果生产基地、千只以上养兔场、万只养鸡场和千只种鹅基地等建设,还对全镇范围内的“四荒”进行了租赁或承包。2005年粮食总产量 1.66万吨,农业总产值由建镇时的 4687万元增至 5.37亿元。2005年畜牧业总收入 6213.54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 54%。劳务输出 13693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建镇时 913元增至 3674元。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财政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财政收入由建镇时的 676万元增加到 2005年的 2120万元。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 200强、绵阳市 10强乡镇第7位。境内有长钢、川矿、涪钢、江油车务段、江油棉纺厂等十几家省、 地、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目前,三合镇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江油火车站广场和60米宽的迎宾干道,干道与涪江二桥紧紧相连,干道两旁的300多亩土地。

3. 三合乡的经济概况

三合乡经济稳步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产的比例顺序向二、一、三产的方向转变。拥有年生产皮棉5000吨的棉花加工企业2个;面粉、木材、铁件、粘土等加工企业和百货、餐饮、服务等商贸流通行业在满足全乡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部分产品上市外销;棉花、制种、草畜、日光温室等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200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381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22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735元。2003年招商引资政策的制定和投资环境的优化,还将为本乡经济的繁荣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

三合乡的经济概况

4. 三合乡的经济发展

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土烟、麻。产花椒、核桃、苹果。

5. 三合镇的乡镇经济

近几年来,三合镇 依托资源优势,坚持走立足优势攻特色,围绕市场调结构的发展路子,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目前,该镇工业形成机械制造、轻纺、粮油加工、建筑材料、林果茶等规模以上企业8家。农业生产以科技为先导,建好基地上规模,十里畜禽养殖走廊和十里西瓜种植长廊逐步形成以“西瓜出国、生猪入港、豆皮出省、茶叶畅销”为主的市场农业格局,年出栏肉猪3.56万头,家禽83万只,年产西瓜2800万公斤,年销豆皮400万公斤,新开发的1.5万头牛羊养殖基地,200公斤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基地,1000亩花卉苗圃基地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开通程控电话2400余部,建有通信基站一座,35千伏输变电站一座,建有日供水能力5000吨的自来水厂一个。教育、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并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应城市前列。

三合镇的乡镇经济

6. 三合镇的经济发展

三合镇立足镇情,发挥优势,在全力打造辣椒配送基地,做大做强辣椒产业上狠下工夫,使辣椒产业不断壮大,有力推动了该镇农村经济发展。三合镇拥有多年种植辣椒的习惯和经验,镇党委、政府看准了这一地方特色产业在镇域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围绕辣椒谋划老百姓增收致富之路,确立了“做大做强辣椒产业”的思路。该镇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抓好技术培训和示范带动建设,抓好营销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扩大种植面积,促进辣椒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还加大与龙头企业的联系,合作建基地、实行订单种植。仅去年,三合镇无公害辣椒种植面积就达8800多亩,实现年产值3000多万元,辣椒为该镇农民人均增收600元,农民种植积极性得到提高。

7. 三合村的经济发展:

三合村两委班子始终把发展村域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三合村已发展肉牛养殖合作社4个,7个专业户。

三合村的经济发展:

8. 三合村的经济发展

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有了保障。村里经济积累可分配总额达150万元,人均分配1138元。全村粮食总产量112万斤,固定资产资金达900万元,自有流动资金1000万元。上交税利154万元,上交教育附加费7.5万元,发放贴农金4万余元,农田、水泥道路等项基本建设投资10万余元。至1991年,全村主要道路铺设成水泥路,架起三合中心桥。1986年投资9万余元,建自来水管,全村免费供应自来水。1986年起,实行老年福利制度,发放老年福利费3.5万元。男60岁、女55岁,每月每人可领到15元,1993年起普遍提高5元。发放奖学金4000多元。1985年以来,实行小学六年的免费教育。对考取高中、大专和大学的学生分别发给200元、300元、500元的奖学金。又投资2.5万元建造总面积600多平方米10多间水泥平房,办起一个搞活经济、便利村民生活的农贸市场。1983年、1989年分别在柴坞口、周家地新建了各为20多户幢三层楼住房的新型农民住宅区。全村80%以上的户住进了二层至四层的现代型农村新楼房。1988年5月投资30万元建造了五层的村委会综合办公大楼。1990年安装了电视差转台,村里95%以上的农户可以看上多频道的节目。电风扇、电视机、电饭煲、电炒锅等,各家各户普遍使用,录像机、电冰箱、电话机、摩托车进入许多村民家中。村里个体经济同时得到发展,全村个体运输拖拉机、三卡、四卡有12辆、汽车6辆。有开店经商个体户38人。村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前进。三合村党支部,1990年被评为杭州市先进党组织,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1~1992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组织。三合村1988~1992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县双文明村,1991年被评为县七五期间最佳乡镇企业集体。党支部书记、三合皮纸厂厂长沈伯顺,1988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县级办厂能人与明星厂长,1991年被评为杭州市农民企业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