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发展始末是什么?

2024-05-13

1. 日本泡沫经济发展始末是什么?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当时美元汇率过高而造成大量贸易赤字,为此陷入困境的美国与其他四国发表共同声明,宣布介入汇率市场。
此后,日元迅速升值。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账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扩展资料:

日元升值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并非日元升值,而是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失误,尤其是1986-1989年货币政策的三次重大失误
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制度、结构和政策等,但回到其定义,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因此这个故事将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发展始末是什么?

2. 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日本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为什么日本政府长期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一次回到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1985年。在日本历史上,1985年是一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日本发生了许多足以影响日本历史、改变日本命运的大事。战后日本的经济和金融都有着浓厚的“封闭”和“管制”色彩。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了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这一进程迅速加快。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揭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国际化的序幕。日本政治国际化进程加速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提出,日本要从一个“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而日美关系将成为“政治大国”的基石。在1985年的“广场会议”和1986年的“卢浮宫会议”中,日本均成为美国最坚定的盟友。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1980年起,国际社会要求日本开放国内市场、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1985年的日本《经济白皮书》指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日本必须扩大内需,以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总结1985年的日本,同时面临着三个重大的战略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由“外需主导型经济”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如此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集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可能使宏观政策失去回旋的空间。当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国内政策协调与国际政策协调等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时,宏观政策的权衡、选择和调整会变得非常困难,可能会因失去平衡而出现严重失误。

3. 日本泡沫经济的特点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资产全面缩水的背景下,企业负债恶性膨胀,大量倒闭。1991年前后,负债额在1000万亿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在1万家左右。1990-1996年,日本破产企业年均高达14000家左右。(2)商业银行陷入困境,不良债权急剧增加,大批金融机构破产。关于泡沫经济破灭对不良资产的影响,日本政府一直讳莫如深,直到1995年7月,日本大藏省银行厅才首次宣布,按照国际通行国际会计标准计算的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已经达到50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1/10以上。但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这个估计偏低,有西方人士认为,到1995年8月,日本银行业未清偿贷款总额已经超过日本GDP总额,而未清偿贷款的1/4是不良资产。(3)国内消费不振,投资需求减少。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居民实际收入减少,使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有关数据显示,占日本GDP60%的个人消费支出以平均每年0.63%的速度持续下降。(4)通货紧缩、经济衰退;1992-1999年,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均为负增长,年均下降幅度接近1%(1997年除外)。通货紧缩使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加重,居民消费心理恶化,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公共债务危机加重。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其中,1992-1994年连续3年出现了零增长。

日本泡沫经济的特点

4. 日本泡沫经济的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 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语中“平成景气(日语:平成景気;日语假名へいせいけいき)”基本与此同义,但有时也包括此后的经济萧条阶段。

5. 日本的经济泡沫


日本的经济泡沫

6. 日本是如何治理泡沫经济的?

  日本经济走出衰退的路径探索
  日本经济问题的出路不是如何调整宏观政策,而是如何改革微观和结构性的政策。可以说,结构性改革,或者说制度性改革是日本经济的惟一出路。
  1.加大经济结构调整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日本学者宫崎义一(1992)认为,日本的这次经济波动不同于以往的单纯以需求为制约因素的景气波动,而是以金融因素为先导、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交织在一起的结构性经济萧条,他将其称之为“复合萧条”。因此,从中长期看,要使日本经济真正走上自主增长的良性轨道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不能只靠经济政策的调节,而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结构问题。在各种结构性矛盾不断暴露并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应着眼于完善长期经济发展的结构、制度性条件,开始社会经济的结构改革。一国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关系到该国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对投资的信心。日本政府应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之成为带动其它产业和拉动日本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
  2.改革日本现有的经济体制,积极引进新的制度因素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之所以落后于美国,除了日本企业在以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方面不敌美国外,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日本社会和企业的一些传统做法已经成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需要改革日本现有的经济体制,引入新的制度因素,促进经济发展。具体包括:①政府干预需要逐步减少,产业政策的作用进一步缩小。②鼓励民间投资,为企业自主投资提供宽松的环境。③推进金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主银行制度应逐步向商业化运作转变。④改革日本式企业经营方式,改革公司治理结构,引入竞争机制。解除终身雇佣制,变年功序列制为年薪制,按能力取酬。
  3.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
  一国经济增长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内在支撑机制。在日本目前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将出口和扩大内需、推动个人消费相结合才是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日本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公众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7. 日本泡沫经济的借鉴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并非日元升值,而是日本宏观经济政策在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失误,尤其是1986-1989年货币政策的三次重大失误日本泡沫经济发生于1985-1990年,当时日本正处在改变增长模式、转变发展战略、开放国内市场、融入国际社会的初期。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毫无疑问,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制度、结构和政策等,但回到其定义,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因此这个故事将主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展开。要说明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还需要从日元升值说起。虽然从本质上讲,日本泡沫经济与日元升值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由于二者出现在同一时期,有着相同的历史背景,因而产生了复杂的联系,以致使一些舆论误读了它们。日元对美元升值的直接原因是日美贸易差额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日本对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正为“滞胀”所困扰,1980 年,美国的通胀率为13.5%,失业率为7%,经济增长率为-0.2%,财政赤字为738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50亿美元。为了克服“滞胀”,里根政府以减税为核心,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高利率增加了美元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元升值。1979年至1985年2月,美元对其他10个发达国家货币的多边汇率上升了73%.美元升值扩大了美国贸易赤字。1980-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13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从 76.6亿美元增加到46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差额在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1985年,日本对外净资产为 1298亿美元;美国对外债务为1114亿美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更深层因素是,二战后,美国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元成为“超级货币(super currency)”;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已远远超过美国,美元开始衰落。1980-1985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平均约为0.4%,日本约为3%;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约为 1.5%,日本约为 4.8%.也就是说,到1985年,日元升值与美元贬值都已经无法避免。实际上,1985年2月美元走低/日元升值的过程已经开始,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只是加快(而非启动)了这一进程。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恰在此时,1987年10月 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并且,当时日本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以较低的利率来增加国内投资,减少储蓄,缩小经常项目顺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维持贴现率在2.5%的超低水平上不变,一直到1989 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时距离“黑色星期一”已经19个月,距离日本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27个月。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二次失误,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误”。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长期的超低利率又将这些资金推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1985-1989年,日经平均股价上升了2.7倍;1986-1990年,东京、大阪等六大城市的价格指数平均增长了三倍以上。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至 6%.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日本银行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的借鉴

8. 当年,日本的泡沫经济是怎样被摧毁的

经济倒退的本质是资产被掠夺,而不是房价下跌。且听我解释如何被掠夺,我简单说个模型,关于资产,房产、汇率与外汇问题。
一个国家经济GDP就是资产,比如有一万亿,就是资产了。
GDP的资产要增加,两种途径,一个是自身国内工业经济的发展,生产的东西和消费的东西多了,比如多了养猪场、养牛场,但是又卖完了,生产和消费消化得快,人民吃得肉自然也多了,经济也就富裕和幸福了。
但是国家自身发展,生产和消费循环太慢,便开始做国际贸易,加大循环速度,自己卖的多了,买的也多,家国自然更富裕,人命自然更幸福,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但是这时候问题来了,有些人把生产和消费的目光不再放在吃得,而是放在了房子,结果问题来了,房子又不是拿来吃得消费一次怎么继续消费啊?简单,拆了又建,给一点补贴让他们重新买就好了,GDP好像也高了,但是此时水分就太多了。
不过此时也就是泡沫而已,经济有怎么会被摧毁呢?我先前说了是被掠夺,记住了。
别忘了我们做了国际贸易,如果此时有外国资产大量涌入投资此地房产呢?那么是不是GDP也高了,房价也高了?是的
那么国家的肥水被谁赚了?别人,没错,不过此时钱还在自己国家,似乎不影响。
这时候问题来了,外汇问题出来了,外汇其实是一种负债,这点要记住,会计准则是如此没错,加入美联储来一次大降息,外国人决定抽走本国所有货币怎么办呢?要明白如果外国人当初外汇兑换率是1:1进来,也就是向外面借了1块钱,自己也卖出1块钱,但是外国人赚了不知一块钱,他有10块,你有10块的没有兑换吗?这就是大洗劫开始了,没有10块钱美元兑换外国人的钱,就要向美国人借钱,但是美联储能降息,也能让汇率提高到100:1甚至10000:1,那么自己国内的资产就是这样拿去换了美元,外贸赚的甚至国内赚的都给了美国。
国内企业因为汇率问题无法继续经营,倒闭,至此,国家倒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